攀枝花市民讲坛聚焦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
2024年5月19日,时值中国旅游日,攀枝花市民讲坛在含章书院分馆举办“攀枝花文化和旅游”专题讲座,讲座吸引了20余名听众参加。
本次讲座由攀枝花市委宣传部、攀枝花市文广旅局主办,攀枝花市图书馆承办,含章书院协办。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、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、原攀枝花市文物管理所所长、含章书院总顾问刘胜利和含章书院创始人文顺华担任主讲。
“考古发现,攀枝花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,文化底蕴深厚,并不是别人眼中的‘文化沙漠’。”“旅游是人们追逐‘诗和远方’的过程。”刘胜利围绕“攀枝花文化和旅游”主题,结合攀枝花实际阐述了文化和旅游的概念,认为可以深入挖掘本土万年人文历史,赋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,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文旅发展之路。
“三线文化,是攀枝花独有的文化名片,也是不可多得的独特IP形象,在几代人心里拥有强烈文化感召力。”文顺华以“传承三线文化 共建美丽花城”为题,深入阐述了攀枝花区位特点、气候特征、地域文化等方面的特色优势,以及当前文旅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,并结合国内外成功的文旅项目典型案例,就攀枝花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建议。
文顺华认为,一是要重视文旅客源地营销。成渝经济圈是攀枝花文旅客源地的基本盘,应将其作为文旅营销的核心区域,有针对性地加强营销,并努力与丽江构建错峰互补的共赢发展格局。
二是要突出自身优势特色。全年充沛的阳光、冬季舒适的温度,是攀枝花在成渝经济区圈,乃至全国的独特性资源。要突出自身优势特色,驱动文旅、康养产业发展,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攀体验和品尝“阳光味道”。
三是打造“温泉康养度假目的地”,培育攀枝花文旅新质生产力。攀枝花境内温泉的水质和疗效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,应从国际级温泉水质认证、医疗级温泉康养开发、国家级温泉项目打造入手,加快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。
“文化是可以触摸、消费和体验的。”文顺华强调,还要做好三线文化的IP体验,打造文旅产业发展爆点。要借鉴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成功经验,打造全国首个可沉浸、可触摸、可体验、可消费的三线建设时期市井生活街区,并开发更多的文创衍生产品,推动攀枝花文旅产业爆火出圈。
本次讲坛引起了现场听众的共鸣,大家纷纷表示,“我们就要有文化自信,为建设旅游强国作出攀枝花的贡献。”